丘成桐摘得沃尔夫奖——获数学界终身成就肯定
By 苏剑林 | 2010-02-27 | 27027位读者 |1月31日晚,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收到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兼沃尔夫基金会理事长Gideon Sa’ar亲笔签名的信,通知他获得了2010年的沃尔夫数学奖,原因是他“在几何分析方面的贡献已对几何和物理的许多领域产生深远而引人瞩目的影响”。
1978年开始颁发的沃尔夫奖每年评选一次,分别奖励在农业、化学、数学、医药、物理以及艺术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士。其中沃尔夫数学奖影响很大。
今年的颁奖典礼定于5月13日在耶路撒冷举行,丘成桐将与美国数学家丹尼斯·沙利文分享10万美元的数学奖奖金。这是丘成桐继菲尔茨奖后,再次获得国际最顶尖的数学大奖。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双奖得主,迄今只有13位。
获奖
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杨乐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菲尔茨奖主要颁给40岁以下的数学家,沃尔夫奖则具有终身成就性质。除此之外,丘成桐还曾获克雷福特奖,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为了弥补诺贝尔奖的奖项空白而设立的大奖,6年才颁一次数学奖。三奖并获,以前只有数学家德利涅(Deligne),丘成桐是第二人。此外,他还获得过数学界许多其他著名奖项。这些都说明,丘成桐的工作的确非常杰出。”
今年沃尔夫奖的颁奖说明上,指出丘成桐“几十年来一直非常‘高产’”。丘成桐曾被国际数学大师唐纳森(Singer Donaldson)誉为“近1/4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他解决了一系列猜想和重大课题,如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闵可夫斯基问题、镜猜想以及稳定性与特殊度量间的对应性等。丘成桐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其工作影响深远。他的工作对现代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好几个领域,如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代数几何、代数拓扑等都有重要影响。以他和卡拉比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已经成为数学和理论物理经常用到的基本概念。
沃尔夫奖的颁奖说明上还谈到,除了学术上的成就,丘成桐“之所以在世界范围的数学研究方面有巨大影响,还因为他训练了为数众多的研究生,建立了好几个活跃的数学研究中心”。
概况
丘成桐(Shing-Tung Yau,1949年4月4日-),原籍广东省梅州蕉岭县,客家人,生于汕头,长于香港。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的数学研究和人才培养。1979年,他受中科院原数学所所长华罗庚先生之邀第一次访华。上世纪80年代又几度到中科院数学所进行学术交流,并被聘为数学所学术委员会的名誉委员。90年代以后,联系就更为紧密。1994年,丘成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2003年,经中科院提名,丘成桐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杨乐透露说:“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已经向丘成桐发出贺电,热烈祝贺他获得沃尔夫奖这一殊荣。”
丘成桐在国内建立了多个数学研究机构。1994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立数学研究所;1996年,在中科院数学院建立晨兴数学中心;2002年建立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去年12月又在清华大学建立一个数学中心。作为丘成桐在大陆建立时间最长的数学中心,晨兴中心倾注了丘成桐很多心血。杨乐说:“晨兴中心之所以得名,也是因为丘成桐联系自己在香港的朋友,从香港晨兴集团获得了经费支持。”据晨兴中心有关学者介绍,丘成桐每年都要来晨兴中心多次。即使平常不来,也经常通过邮件和电话关心中心的工作和项目进行情况。“忙的时候一天好几个Email和长途电话。”
令杨乐印象深刻的是:1997年,在晨兴中心的会议上,丘成桐曾经特别让几何分析组关注汉密尔顿的工作。而汉密尔顿的工作是导致“庞加莱”猜想最终解决的最重要的途径和工作。“年轻学者如果按照丘成桐的思路来做,能很快成长”。
丘成桐对算术代数几何非常重视。算术代数几何是近代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但这个领域前些年在国内甚至许多亚洲国家,都几乎是空白。经过丘成桐的大力倡导,晨兴中心开展了很多研究活动。“现在国内在这个领域内已经有比较好的研究工作和人才了。”杨乐说。
晨兴中心曾经主办过很多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如国际数学家大会和弦理论大会;也组织过各种规模的国际交流,既包括请霍金等著名学者作五六千人的公众演讲,也有几百人的学术会议,以及几十人参加的小型研讨与专题研究。杨乐说:“国内外很多学者参加了晨兴的活动后,评价都相当高。这是与丘成桐的努力和贡献分不开的。”
丘成桐大奖不是被牛顿的苹果砸中的
在许多关于丘先生的报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诸如“少年有成”、“天才数学家”、“能力超凡”这样的字眼,这一方面向公众介绍了丘先生在数学方面的卓越能力,一方面又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误导,认为丘先生的成就主要来自其过人的天赋。其实,丘先生自己对此就很不以为然。他在《数学的演化》一文中说:“媒体或一般传记作者喜欢说某人是天才,下笔成章,仿佛做学问可以一蹴而就。其实无论文学和数学,都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产生传世的作品。”
丘先生攻克卡拉比猜想就是很好的例子。1973年的时候,丘先生开始向这一猜想发起挑战。起先他试图证明卡拉比猜想是错误的,经过几十次失败后,他调整了思路,转而证明这一猜想是对的。这次证明整整经历了漫长的4年,他一人独居,每天工作到凌晨。可以说,丘先生之所以取得累累硕果,与其天赋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他对数学研究的高度的热情与孜孜不倦的投入。
一直以来,国人对“牛顿的苹果”津津乐道:17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沉思,一个苹果掉下来,不偏不倚地砸在牛顿的脑袋上,这让他顿生灵感,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与此相似的还有许多,如阿基米德在泡澡时发现“阿基米德定律”,“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环”,“瓦特看到水烧开后的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等等。这些科学史上童话般的故事,突出地强调了科学发现中“灵机一动”的极大魅力,却忽略了“灵感”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必须以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为基础。
来源:
http://www.mathrs.net/news.php?id=1187
http://www.mathrs.net/news.php?id=1185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www.kexue.fm/archives/483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Feb. 27, 2010). 《丘成桐摘得沃尔夫奖——获数学界终身成就肯定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exue.fm/archives/483
@online{kexuefm-483,
title={丘成桐摘得沃尔夫奖——获数学界终身成就肯定},
author={苏剑林},
year={2010},
month={Feb},
url={\url{https://www.kexue.fm/archives/483}},
}
February 28th, 2010
八卦一下,10万美金,还两个人分,奖金太少了。呵呵。
当然,主要的还是这个奖项本身的含金量。
邵逸夫奖奖金很高,不过好像奖项的地位不怎么高。
April 21st, 2024
丘成桐说:
1,卡拉比猜想实际上与蒙日-安培方程等价。
2,他花了将近3年时间,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发展了强有力的偏微分方程技巧,使用先验估计方法,在1976年6月求解了这个非线性复蒙日-安培方程(至多有一个解)。
下面是百科;https://forum.atlanta168.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404/05/082028ju8znybgdsus6td2.jpg
3,从而给出了卡拉比猜想的证明(实际上是:丘成桐证明了其流形上复数的蒙日—安培方程,至多只有一个解。
丘成桐说的【至多有一个解】的含义是:
1,否定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解,最多一个解(上限)。
2,不能保证有一个解。很可能一个解也没有(下限)。
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解的情况下,就不能说丘成桐解开了蒙日-安培方程。
为什么?因为,【至多只有一个解】属于或然性推理。或然性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蕴含关系,所以,数学定理必须是必然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