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章:将Attention视为平方复杂度的RNN
By 苏剑林 | 2024-03-18 | 36528位读者 |近年来,RNN由于其线性的训练和推理效率,重新吸引了不少研究人员和用户的兴趣,隐约有“文艺复兴”之势,其代表作有RWKV、RetNet、Mamba等。当将RNN用于语言模型时,其典型特点就是每步生成都是常数的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从整个序列看来就是常数的空间复杂度和线性的时间复杂度。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相比于Attention动态增长的KV Cache,RNN的常数空间复杂度通常也让人怀疑记忆容量有限,在Long Context上的效果很难比得上Attention。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表明Causal Attention可以重写成RNN的形式,并且它的每一步生成理论上也能够以$\mathcal{O}(1)$的空间复杂度进行(代价是时间复杂度非常高,远超平方级)。这表明Attention的优势(如果有的话)是靠计算堆出来的,而不是直觉上的堆内存,它跟RNN一样本质上都是常数量级的记忆容量(记忆瓶颈)。
超越线性的RNN #
RNN的支持者通常会给出一个看上去让人难以反驳的观点:想想你的大脑是RNN还是Attention?
直觉来想,RNN推理的空间复杂度是常数,而Attention的KV cache是动态增长的,再考虑到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说确实RNN更接近人脑。然而,即便可以合理地认为脑容量限制了人每步推理的空间复杂度是常数,但它并没有限制每步的时间复杂度是常数,又或者换个说法,即便人的每步时间复杂度是常数,但人处理长度为$L$的序列时未必只扫描一遍序列(比如“翻书”),所以总的推理步数可能明显超出$L$,从而导致了非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考虑到这一点,笔者“突发奇想”:是否可以一般化地考虑常数空间复杂度、非线性时间复杂度的RNN模型,来补足主流RNN的所没有的能力(比如上面说的翻书)?对于语言模型任务,假设样本是a b c d e,那么训练任务就是输入a b c d,预测b c d e,常见的RNN如下图:
这种RNN的问题就是没有翻书能力,每个输入读完就丢了。而Attention的特点就是每读一个token,就完整地翻一遍历史,虽然这个做法可能存在效率问题,但它无疑是引入翻书能力的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而为了给RNN补上翻书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模仿Attention的做法来使用RNN:
跟Attention一样,每读一个新的token,就翻一遍完整的历史。当然,也可以说这其实没有设计一种新的RNN,只是RNN的一种新用法,单纯修改了输入,不管是RWKV还是Mamba都可以套上去。在这种用法之下,解码依旧可以在常数空间复杂度内完成,但每一步推理的时间复杂度在线性增长,从而总的时间成本是$\mathcal{O}(L^2)$。
注意力也是RNN #
事实上,图二所代表的模型非常广泛,甚至于Attention也只不过是它的一个特例,如下图所示:
跟图二相比,图三有几个箭头虚化了,代表这几处位置实际上是断开的,所以说Attention只不过是图二的一个特例。具体来说,Attention的计算公式为:
\begin{equation}o_i = \sum_{j=1}^i a_{i,j}v_j = \frac{\sum_{j=1}^i e^{q_i\cdot k_j} v_j}{\sum_{j=1}^i e^{q_i\cdot k_j}}\end{equation}
很明显,分子分母的求和都可以写成递归的形式:
\begin{equation}
\begin{pmatrix} y_i^{(t)} \\ z_i^{(t)}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y_i^{(t-1)} \\ z_i^{(t-1)} \end{pmatrix} + e^{q_i\cdot k_{i-t+1}}\begin{pmatrix} v_{i-t+1} \\ 1 \end{pmatrix}\quad,\quad o_i = \frac{y_i^{(i)}}{z_i^{(i)}}
\end{equation}
根据笔者所阅读的文献,最早提出上式并用它来优化Attention计算的文献是《Self-attention Does Not Need O(n^2) Memory》,上式的分块矩阵版本正是当前主流的加速技术Flash Attention的理论基础。由于在Self Attention中,Q、K、V都是由同一个输入通过token-wise的运算得到,所以上述递归形式正好就可以表示为图三。
当然,图三只画出了一层Attention,多层自然也可以画出来,但连接看起来会有点复杂,比如两层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常数空间复杂度 #
本文开头已经说了,RNN的常见优点是可以常数空间复杂度、线性时间复杂度进行推理,既然Attention也可以写成RNN,那么自然的问题是在这种写法下它也有这两个优点吗?
很明显,由于Attention对应的RNN是一个序列长度增加到了$\mathcal{O}(L^2)$的RNN,所以线性时间复杂度那是不用想了,唯一值得思考的是能不能做到常数空间复杂度?大家的第一反应也许是不能,因为众所周知Attention解码有一个动态线性增长的KV cache。但这只是通常情况下比较高效率的实现,如果我们不计成本地用时间换空间,那么空间复杂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到多少呢?
答案可能让人意外:如果真的将时间换空间做到极致,那么确实可以将空间复杂度降低到$\mathcal{O}(1)$!
其实这个结论并不难想象。首先,图三所示的单层Attention,形式跟普通的单层RNN没什么两样,因此显然是可以用固定大小的储存空间就可以完成推理;接着,我们来看图四所示的多层Attention,它的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比较复杂,所以通常需要将历史K、V缓存起来才能比较高效地计算,但如果我们坚决不存KV cache,那么每一层、每一步推理所输入的K、V,完全从最原始输入进行重新计算得到(重计算),这会导致非常多的重复计算,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会远超平方复杂度,非常不环保,但空间复杂度确实可以保持在$\mathcal{O}(1)$。
以两层Attention为例,第二层Attention用到了第一层Attention的输出作为输入,而第一层Attention的每个输出都可以在$\mathcal{O}(1)$空间内计算得到,所以只要我们愿意牺牲效率去重计算,第二层Attention也只需要在$\mathcal{O}(1)$空间就可以完成。依此类推,第三层Attention用到了第二层Attention的输出作为输入,第$N$层Attention用到了第$N-1$层Attention的输出作为输入,由于上一层都可以通过重计算在$\mathcal{O}(1)$空间就可以完成,所以每一层乃至整个模型都可以在$\mathcal{O}(1)$空间完成计算。
这就再次回到了文章开头的观点:如果Attention相比RNN真的存在什么优势,那也只是靠更多的计算达到的,直觉上的扩大了“内存”,只是用空间换时间的表象,它跟RNN一样本质上都具有常数容量的记忆瓶颈。
当然,也许有读者觉得:用时间换空间不是很常见的做法吗?这看上去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结论?的确,时间换空间确实很常见,但并非总是能做到的。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时间换空间来将空间复杂度降低到$\mathcal{O}(1)$的,这是一个常见但非平凡的特性。
模型能力的思考 #
之所以指出Attention的这一特性,并不是真的要用这个特性去推理,而是通过它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Attention的能力瓶颈。
首先,真的要抠细节的话,$\mathcal{O}(1)$其实是不对的,更严格来说应该是$\mathcal{O}(L)$,因为平方复杂度的RNN需要反复扫描历史序列,这至少需要把原始输入和生成过程的输出都存下来,即至少需要存$L$个整数token id,这个所需要的空间是$\mathcal{O}(L)$的,如果$L$足够大,那么$\mathcal{O}(L)$将会比$\mathcal{O}(1)$更大。然而,这里的$\mathcal{O}(1)$主要说的是LLM中间的计算层所需要的最少空间,相当于作为RNN时的hidden_state,至少有(hidden_size * num_layers * 2)个分量,而$\mathcal{O}(L)$的空间则体现在输入和输出。一个直观的类比是将Attention当作一台具有无限硬盘、固定内存的计算机,它不断从硬盘中读取数据,然后在内存中进行计算,同时把结果写进硬盘中。
我们知道,如果内存本身很大而处理的数据不大时,那么我们自己在编程时通常都会更加“任性”一点,甚至可能将所有数据加载到内存,中间计算过程完全不依赖于硬盘的读写。同样,在“大模型、短序列”背景之下训练出来的LLM,会更倾向于使用模型scale带来$\mathcal{O}(1)$级别的固定“内存”,而不是由序列长度带来的动态“硬盘”,因为在当前LLM的scale之下前者会足够大,SGD会“偷懒”将模型当成一个具有无限静态内存的机器来训练(因为对短序列来说内存总是足够),但实际上模型的静态内存是有限的,因此对于那些不可能在$\mathcal{O}(1)$空间完成的任务,基于Attention的模型也不能够泛化到任意长度的输入。
举个例子,我们要计算$2^x$的十进制表示$y$,用Attention进行条件建模$p(y|x)$,训练语料就是$\{x,\color{red}{[sep]},y\}$拼接,只算$y$的loss。注意这里的$y$可以由输入$x$唯一确定,那么理论上应该可以学出100%的准确率。但如果没有思维链(CoT)来动态增加序列长度,模型只能将所有计算过程隐式地放到“内存”中,这对于短输入总是有效的。但事实上,内存是有限的,而计算$2^x$所需要的空间则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必然存在一个足够大的$x$,使得$p(y|x)$的准确率无法做到100%(哪怕是训练准确率)。这跟《Transformer升级之路:16、“复盘”长度外推技术》所讨论的长度外推问题不一样,它不是由位置编码的OOD导致的,而是没有足够CoT引导时“大模型、短序列”的训练所带来的的能力缺陷。
那为什么当前主流的scale up方向依然是增大LLM的内存,即增加模型的hidden_size和num_layers,而不是去研究诸如CoT等增加seq_len的方案呢?后者当然也是主流研究之一,但核心问题是如果内存成为瓶颈,会降低模型的学习效率和普适性。就好比内存不大而数据量很大时,我们就需要及时保存结果到硬盘中并清空内存,这意味着算法上要更加精巧、难写,而且有可能还要根据具体的任务来定制算法细节。那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内存瓶颈呢?以LLAMA2-70B为例,它的num_layers为80、hidden_size为8192,两者相乘是640K,再乘个2刚好是1M左右。换句话说,当输入长度达到1M tokens的这个级别,那么LLAMA2-70B的“内存”就可能成为瓶颈。尽管目前训练1M tokens级别的LLM依然不容易,但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比如Kimi就已经上线了1M级别的模型内测。
所以,不断增加模型的context length(硬盘),以容纳更多的输入和CoT,同时提高模型本身的scale,使得“内存”不至于是瓶颈,就成为了当前LLM的主旋律。
同时,这还否定了笔者之前的一个想法:是否可以通过缩小模型规模、增加seq_len来达到跟大模型一样的效果?答案大概是不行,因为小模型存在内存瓶颈,要靠seq_len带来的硬盘来补足的话,需要给每个样本都设置足够长的CoT才行,这难度比直接训练大模型更加大,如果只是通过repeat等简单方案来增加seq_len,由于没有带来额外信息,那么是没有有实质收益的。不过,如果增加seq_len是通过prefix tuning的方式来实现的,那么是有可能补足空间复杂度上的差距的,因为prefix的参数并非由输入序列计算出来,而是单独训练的,这就相当于额外插了一系列“内存条”,从而增大了模型的内存。
时空之旅的尾声 #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平方复杂度RNN的角度审视了Attention,并发现了它具有常数空间复杂度的瓶颈,这表明Attention相比RNN本质上并没有增加“内存”,而只是增加了非常多的计算量。这个瓶颈的存在,表明Attention对某些任务的长度泛化可能存在理论上的困难(内存不足),如何引导模型更好地利用seq_len维度所带来的动态“硬盘”,也许是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之处。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www.kexue.fm/archives/10017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Mar. 18, 2024). 《时空之章:将Attention视为平方复杂度的RNN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exue.fm/archives/10017
@online{kexuefm-10017,
title={时空之章:将Attention视为平方复杂度的RNN},
author={苏剑林},
year={2024},
month={Mar},
url={\url{https://www.kexue.fm/archives/10017}},
}
May 7th, 2024
苏神,想请教一下为什么说CoT能动态地增加序列长度?
这里指的是模型自己生成CoT,模型可以把所需要的内容逐步写入到生成结果中,自然是增加了长度啊。
July 14th, 2024
接@allen7575|comment-24813:
1、TTT是利用SGD来构造新的RNN,不管怎么构造,结果始终还是RNN;
2、用SGD来构造的RNN,有一个新的、比较有趣诠释,但它依旧是一个RNN;
3、抛开现象看本质,TTT就是将RNN的state看成是模型的参数,RNN的递归看成是SGD;
4、更本质一点,TTT就是将模型能Cache的部份看成是模型的参数;
5、RNN能Cache的就是state,Attention也有能Cache的地方,就是K、V;
6、所以,你觉得TTT是一个能够边预测边更新参数的模型,Attention也是;
7、特别地,TTT论文里还(强行)证明了Attention就是TTT的一个case;
8、你可以吐槽KV Cache的动态增长效率差/速度慢,但它能力更强几乎是毋庸置疑的。
总的来说,不要“神化”TTT,它就是一种具有特殊诠释的新RNN,简单来说就是——TTT是RNN。